当前位置:首页 > 水污染 > 正文

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

文章阐述了关于太湖水污染情况,以及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基本信息

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基本信息如下:水资源保护方面: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: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,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。 防止污染源产生:加强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、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,推广绿色生产方式,减少污染物排放。

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,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,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,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***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等法律、法规,制定本条例。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太湖流域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。

 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负责协调、解决重大问题,监督、检查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***履行职责。

太湖的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?

1、太湖流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、农业的农药和化肥流失、城市生活用水及水运船舶排污等,但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工业污水,因此,太湖的水污染状况与工业污水处理密切相关。污染物主要为有机污染物,其排放量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,导致水质恶化。太湖是太湖流域的主要调节湖泊,年平均蓄水量为43亿立方米。

2、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水体富营养化。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倾入太湖,导致氮、磷等营养物质急剧增加。这些营养物质的过量积累促进了蓝藻的大量繁殖,形成了有害的“水华”现象。

 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由于农业中的化肥、工业中的废水中所含有的丰富的N、P、K这些元素而导致的,使水富营养化,这些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,到了湖泊里之后,被蓝藻等藻类迅速吸收、生长,消耗水中大量的氧,导致水中含氧量下降,水质恶化。

4、太湖污染源以沿湖城镇和入湖河流带进来的污染物为主,由于太湖容积大,清洁水补给来源多,以致目前太湖仍能保持比较好的水质。但近年来,太湖西部水域营养过剩,出现营养型污染,已经引起广泛注意。黄浦江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水河道,每年泄水量达100亿立方米,占全流域的70%~80%。

5、地表水3质恶化3是地下w水0大c量开c***的直接原因,而超强度开o***导致地下j水7水7位迅速下p降及i优质地下t水4资源的浪费。规划新建、扩建及b在建的太x湖大p型取水4口y又p加大d了p太w湖年取水7量。

太湖的水文特征

1、年,太湖已有1%的水面水质受到轻度污染,主要分布在五里湖湖面和小梅入湖处;10%的水面水质达3级,主要分布在三山、马迹山、大浦港至乌溪港和胃港至光福的太湖沿岸水域;89%的水面维持在二级水质,主要分布在湖心地区水域。由于水质退化,太湖的营养化程度加重,经常发生绿色“水华”。

2、太湖位于长江中下游,地形以平原为主,地势平坦,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,河流径流量大,流速缓慢,含沙量少,无结冰期。

3、浅水湖泊特性:太湖是太湖流域中最大的浅水湖泊,其地理形态本身就决定了其水深相对较浅。形成历史:太湖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和长期的水文作用有关,这些自然过程塑造了太湖目前的浅水特征。湖底淤泥沉积:营养物质丰富:太湖湖底沉积有厚层的淤泥,这些淤泥富含营养物质,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。

4、太湖的水文特征 流量 太湖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,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。水位 平均水深9米,蓄水量43亿立方米。每年4月春雨增加,水位上升,至8月水位最高,9月后水位开始下降,112月进入枯水期,次年2月水位最低。

关于太湖水污染情况,以及太湖水污染治理措施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随机文章